0851-83760887

当前位置: 主页 >

作文训练中的几个技术问题

发布于:2010-05-07     信息来源:欧阳龙云      点击:3301 次

作为最大的综合能力考查的写作,随着课改的深入,其权重将逐渐加大,这越来越引起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注意。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与训练,更迫切地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面前。不少的人认为作文的写作是个技巧问题,是向老师学出来的,其实并非完全如此。笔者认为要写好作文,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性问题。
  一.语言材料积累与感悟
  (一) 语言的积累
 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,将自己欣赏的语句(课本上的、课外阅读的、平时与人交往的言语等)进行有目的的收集整理,以备写作时运用或化用。由于收集的是自己所欣赏的语句,因此对其感受是深刻的,最适合于运用。长期坚持下去,便于自己个性化语言的养成。这里要强调的是:这里所积累的语言是个性化的,积累是手段,运用才是真正的目的。
 (二)写作素材的积累
  生活是写作之源,生活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写作素材,要做有心人,关注学校 、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将其中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。生活的积累越多,写作时选择余地就越大,写作成功的机率也就越大。
 (三)对生活的感悟
  同样的素材,写出的文章差异很大,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,就是对生活感悟的差异。悟得深,文章的主题才显得深刻;反之,再好的写作素材也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。
  观察和感悟要结合起来。观察要抓住特点,抓住重点,要善于联想。要用文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,通过观察要有感悟。同样是写白杨树,茅盾笔下的《白杨礼赞》就技高一筹,写出了“人人眼中皆有,然而人人笔下均无”的“白杨树”成为青少年必读的名篇。同样是游西湖,苏轼眼中的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就别具匠心,脍炙人口。同样是写观楼,范仲淹笔下的《岳阳楼记》却超越所有描写岳阳楼的诗文,成为千古绝唱。在一般人看来平平常常、普普通通的事物,在作者笔下却有了文学的色彩,有了生命力,有了意蕴。这就是能从事物中观察出新意来,观察出寓意来,观察出深度来,这就是观察的悟性。没有悟性的积累是低效率的,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的。有了语言和生活的积累,便能写出文章,而有了深刻的感悟,则能写出好文章。
  二、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,进行多角度立意
  对同一事物,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,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观点。这种从多角度去展开思维空间,去探究事物的内在意蕴,确定行文的主旨的方法,就叫多角度立意法。请看下面的材料:
  一对孪生的小姑娘走进玫瑰园。不多久,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:“妈妈,这里是个坏地方!”“为什么呢?”“因为,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!”不一会,另一位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:“妈妈,这里真是个好地方,因为每丛刺下都有花。
这些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些现象和思考:

花与刺往往同生共长—— 美好与痛苦往往是并存的。
不怕刺才能摘到好花——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。
从刺丛中摘花才是真正的乐趣——从艰难中争取成功才是一种幸福。
带刺的花儿未必就是坏花——有棱角的人未必就是刺头儿。
摘花要注意花丛中的刺——创业奋斗要避免无谓的牺牲。
摘花时难免被刺扎伤——要取得成功,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必然的。
……
 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“现象——本质”这一条思维线索。客观事实予我们以表象,要看清其本质,就要以探究的精神,探索其表象下的意蕴。事实是思维的发散点,从不同的角度切入,便能获得对生活的不同的感悟。

再请看下面以《男子汉穿裙子》为题的三篇作文,体会发散性思维和多角度立意。
  《男子汉穿裙子》之一
  男子汉穿裙子可谓不伦不类,但是,不伦不类的事情,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,叫人哭笑不得。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,山东聊城有一座明代的古建筑叫光岳楼,它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,很有研究价值,而且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物。可是在前不久修缮这座楼阁的时候,由于领导者的瞎指挥,竟然把这座古典的民族形式的建筑的下半部,让人用水泥厚厚地抹了一圈。修完以后再看这座楼阁,就像一位峨冠红袍的男子汉,穿上了一条灰色的西服裙,古不古,洋不洋,令人啼笑皆非。
  光岳楼这个穿裙子的男子汉,还能否恢复它本来的面目,我不懂建筑,不敢抱有奢望。但是,我希望,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,多一些不懂就问的谦逊之风,少一些自以为是的骄傲之举,让穿裙子的男子汉,从祖国大地上消失吧。
  《男子汉穿裙子》之二
  在我们的思想里,男子汉和裙子是绝然无缘的,这一点,不要说在我们中国,就是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。然而在非洲,男子汉穿裙子,却是平常又平常的事。因为那里常年高温,酷热难熬,裤子是很不适宜的,于是男子汉也像女人一样穿上裙子,只不过他们的裙子有所不同罢了。他们的裙子就是把一块长方形的布往腰间一围,再来上一根带子就算穿好了。这不禁使我想到,在赤道非洲很平常的事情,在我们这里就根本行不通,这说明我们看问题做事 情都不能绝对化,而要从实际出发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而异。
  《男子汉穿裙子》之三
  男子汉穿裙子,这大概被认为是人世间最荒唐的事情之一了,可是我们想过没有,男子汉穿裙子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?
  据我所知,原始社会的男子汉是穿裙子的,只不过那裙子是树叶、兽皮而已。可是在后来的历史变革中,男子汉不再穿裙子了,于是在人们的观念中,就把男子汉穿裙子划入出洋相之列。我们想过没有,如果从原始社会以来,男子汉就一直穿裙子,那么人们就习以为常了,男子汉穿裙子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。
  我不敢肯定若干年后的男子汉会不会重新穿上裙子,我也不想再提倡男子汉穿裙子。我只想说:习惯是可以改变的,也可以重新形成的,因此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时候,新生事物一出现,不要立即根据习惯的眼光去说三道四,而要在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践之后再作评论。
  .作文的拟题
  (一)增补法
  在所给定的话题的前后增补词语,构成题目,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。由于进行了增补,对写作的范围加以限制,所以使话题由大变小,由虚变实,由抽象到具体,便于考生依据话题展开写作。如以“新”为话题,可以是“我们家的新鲜事”,“故事新编”,“漫谈‘新’”,“‘新’就在我们身边”等。
(二)套用法
  套用影视剧名、歌曲名、名言警句、广告词、谚语等,或对其略作改动借用,这样拟成的题目,往往生动幽默,妙趣横生。如以“考试”为话题拟题:“都是考试惹的祸、”“我的眼里只有你”、“我和考试有个约会”、“我被考试闪了腰”、“用什么拯救你——作弊者(记一次考试)等。

(三).逆向法
  打破思维定势,进行逆向思维,所拟的题目往往与习惯思维造成极大的反差,从而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。如“感谢苦难”、“见风使舵又何妨”、“享受唠叨”“感谢生病”等。
  (四)悬念法
  用卖关子的手法,设置悬念,使人产生一睹为快的效果。例如“理直气不壮,做贼心不虚”、“我发现母亲就是‘母亲’”、“明天我们有水喝吗?”……
总之,文题的新颖、新奇、生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,因此在拟题时应精心设计构思,不要过于随意,使文章少了文采……
  .抒真情与创新
  能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是好文章,具有创新意识的文章也是好文章。请看下面两篇例文
 来生再做母女
  母亲身患绝症,女儿一直守候在她的身边。弥留之际,母亲神志仍很清楚。女儿注视着母亲苍白灰暗的面庞,见她眼珠稍稍转了一下,嘴唇在微微地蠕动,女儿俯下身子对母亲说:“妈妈,你还有什么事要交代?”
  母亲干枯的眼眶里渗出了一滴浑浊的泪水,断断续续地说:“假如……还有……来生,我们……还做……母女。”
  尽管声音极其微弱,但女儿听得十分真切。她取出手帕,拭干了母亲的眼泪,贴在她的耳边,哽咽着说:“妈妈,假如还有来生,我们一定再做母女。不过,妈妈,你要答应我,我俩得换个位置,我做母亲,你做女儿。”说罢泪雨滂沱。
  这是一篇相当洗炼的文章,一位处于弥留之际的母亲与其女儿的简短的对话:相约来生再做母女(彼此互换身份),读来感人肺腑,我们民族最珍贵的亲情之爱,母亲对儿女的关爱,儿女对老人的孝顺与敬爱,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述,如果要说,那只有震动、反思与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的油然而生的自豪。
  老妈的“问卷调查”
  “丁零”——电话机突然大叫起来。
  “要是我老妈,就say我不在……”我对这接电话的天天小声说。
  住校的日子本来就挺累的,可每天还要听老妈超人的唠叨,她的叮咛一箩筐都装不下,比如说:“天冷啊,多穿点儿!”“不舒服要去医务室啊!”“吃饭后要吃水果啊!”……啊呀呀!烦透了!
  于是每次电话铃一响,我就像魔鬼听见了符咒一样怕得要死,可有没办法,只好一边啃苹果,一边“嗯”“啊”地敷衍着。上个星期天,我情绪不佳,便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老妈的唠叨:“有没有事啊?!我还要写作业呢,没事就……!”
  我的家离学校很远,来回一次需要很长的时间,别的同学一个月回一次家,我却两个月回一次,老妈总是不放心。其实,我又不是小学生,有什么不放心的?!
  一连几天,老妈没来电话,耳朵里清净多了。
  这一天,我突然收到一封老妈的信。哇,搞什么?莫名其妙的!我收起桌子上看了一半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拆开信:
女儿:
  知道你学习很紧张,没有时间给家里写信,每次给你打电话你又不耐烦,我也不敢问什么,可是在放心不下你,只好出此下策,你只要在每个合适的选项上画“√”就行了,这比你试卷里的选择题简单,不会占用你很多时间的。
哦,别忘了把问卷寄回来。附上信封,邮票也贴好了。
妈妈
另有一张便是老妈的“问卷调查”——
1.近来身体AB还好C不好
2.学习很不顺吗?AB
3.还经常胃痛吗?A经常B有时C不会
4.和同学相处好吗?A.B.基本可以C.不好……
  看完老妈的信,一向坚强的我禁不住掉下泪来……
  我终于明白了:我可以走得很远,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,我永远都是母亲唯一的牵挂!
  我找到正在嚼巧克力的天天:“这个月预定的夜餐我不去了,我——要——回——家!”

  老生常谈的主题和题材,却因为作者在文中巧妙地插入了一封短信和一份问卷,便使得文章有了新意。现实中的人们绝大多数是平凡的,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也是平凡的,如何于平凡中出奇,出新,本文给我们作了示范。
  要让学生明白:平时注意语言及生活素材的积累,增强自己的悟性,写作时要有发散性思维的意识,能进行多角度立意,同时拟一个个性化的题目,抒真情实感,力求创新,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写作水平。
  总之,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,如果能抓住以上几个问题,进行有目的、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坚持下去,便一定能取得好效果

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  • 贵阳市林城苗苗学校
  • 网址:www.gylcmm.com
  • 传真:0851-83760887
  • 电话:0851-83760887
  • 地址:贵阳市金竹镇贵州省农科院内
版权所有:贵阳市林城苗苗学校 电话:0851-83760887 83760877 地址:贵阳市金竹镇贵州省农科院内
黔ICP备19006408号-1        贵公网安备 52019002006864